打開公園邊界,增進生態(tài)福祉(評論員觀察)
堅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共建共管、共治共享,有助于破解治理難題、提升治理效能
“圍欄少了,入口多了,進公園更方便了!睆纳虾J兰o公園拆除3000多米圍墻,到山東青島海泊河公園拆除圍擋重新開放,今年以來,多地公園“破墻”透綠,方便大家更好享受城市綠地,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歡迎。
把公園邊界打開,拉近了公園與游客、社區(qū)居民的距離,有助于提升城市公共空間使用率。對于上班族而言,利用工間休息時間,上公園聞聞花香、聽聽鳥鳴,即便只有短短20分鐘,也能放松身心、緩解焦慮。對于周邊居民來說,逛公園不用再為繞路煩惱,日常休閑、鍛煉,更加便利。有游客感嘆:“走著走著,一不小心就和自然風光撞了個滿懷!惫珗@更加開放,進一步釋放了自身的公共價值,更好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。
“良好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”。有墻變無界,拆除的是物理隔斷,重塑的是城市空間,增進的是民生福祉。進一步建設無界公園,必須堅持以人為本,確保相關(guān)改造、設施升級有利于百姓休閑游憩健身。觀察各地探索實踐,有的公園增設跑步驛站,為健身人群提供寄存、飲水等服務;有的在主干路沿線、衛(wèi)生間,分別設置清潔袋、愛心雨衣自助領(lǐng)取點,以備游客不時之需;有的在拆除圍欄的地段打造繞樹廊架廣場,增設座椅,方便候車。這些設計巧思、自選動作,讓人真切感受到公園管理方的貼心和細心,是著力踐行“人民城市為人民”的生動例證。
城市治理要強化精準思維,以繡花功夫把工作做實、做到位,無界公園的建設也是如此。拆除圍墻、圍欄只是第一步,還要解決好各種隨之而來的管理難題。比如,好環(huán)境吸引越來越多的舞蹈團、歌唱團、演奏團,噪聲如何治理?草地上搭起帳篷、遛起寵物,如何做到“垃圾不落地”?進門無障礙,如何防止自行車、電動車進入園內(nèi)?公園開放度增加,管理手段也要相應升級,不斷提升游客的游園體驗。前不久,上海以線上問卷的形式,收集到關(guān)于公園草坪帳篷區(qū)規(guī)范管理的“金點子”100多個,涵蓋帳篷預約、區(qū)域劃分等多個方面。這啟示我們,人民城市人民建,堅持問需于民、問計于民,共建共管、共治共享,有助于破解治理難題、提升治理效能。
無界公園兼具美學、人文、生活、經(jīng)濟等多重價值,是自帶流量的寶藏打卡地。注重設計、建設、管理與運營的一體化推進,營造好無界公園區(qū)域生態(tài),有助于帶動周邊業(yè)態(tài)的發(fā)展。北京亮馬河沿線,打造80萬平方米的濱河公園。自去年亮馬河開航以來,周邊店鋪的網(wǎng)絡搜索量有明顯增長。做好合理開發(fā)利用,推動無界公園與城市生產(chǎn)、生活有機融合,一塊塊小微綠地、一條條健身綠道的鋪建,不僅能給群眾生活帶來便利,也能創(chuàng)造新的發(fā)展機會。
提升周邊環(huán)境“氣質(zhì)”、增加區(qū)域發(fā)展“顏值”,無界公園別具魅力。未來,推窗望景、行路見蔭、街角有綠的詩情畫意,將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日常。期待各地在選取樣本街區(qū)進行規(guī)劃、建設的基礎上,穩(wěn)妥推進城市無界公園建設,讓好山好水好風光真正融入城市、嵌入生活,提高整個社會的幸福指數(shù)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4年07月19日 05 版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